為什么一定要讓孩子演電影?
好好參演電影《放學后》,其實是個意外事件。初的劇本里,男主角晉元是沒有孩子的,與女主角柳紅梅在工作接觸中,產生了朦朦朧朧的愛情。第二稿的劇本里,晉元是個單親爸爸,妻子去世了,但他是個兒子。第三稿的劇本里,從兒子換成了女兒,才有了好好參演這件事。
劇本的改動,是遵從了劉一君電影工作室的導演、編劇、制片等人的意見進行的。初的劇本,由晉級教育拿出來,里面比較多地介紹了晉級托管這個品牌的創立和發展。看到這一稿劇本,導演帶著一班人馬約我見面,問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請問當初你說你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是什么?”
“是為了全的家長和孩子,是要讓全社會都來重視孩子放學后的教育這個大問題!”我脫口而出。
“現在,這個想法變了嗎?”
“沒有,也不會改變!”
“那好,這個劇本我們要大改……”
第二稿的劇本,晉級教育全面后撤,只是在片尾的時候才稍微露面,然后戛然而止。這樣的改動,我是認可的,電影的立意更高,揭示的問題更深刻,故事情節也更好看,公益性更突出。
然而,兒童片是普遍不被看好的,1500萬元的智慧之選,對于晉級教育這樣一家公司是一筆大的支出,對于智慧之選一部電影來說又是個小制作,請不起好的品牌明星,票房自然不容樂觀。作為公司的領頭人,在做公益的同時,我必須考慮一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必須考慮這部影片在帶來社會效益的同時,能夠給晉級教育帶來什么,哪怕是很少的一點。哪怕是安插一個演員的暗線呢?至少在電影放映后,我們會有一名演員站在臺前,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是晉級智慧之選拍攝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演員。
“這樣的要求并不過分吧?晉級教育作為一家民辦教育機構,要做公益,要幫助他人,但自己也要考慮生存和發展,也要考慮這部電影對全國幾百家晉級托管加盟校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導演認同我的觀點。然而,當我提出由竇好好飾演男主角女兒這個角色的時候,他的眼珠一下子瞪大了:“你要你的女兒演電影,為什么開始不提出來呢?”然后碩大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與當年的《留守孩子》不同,電影《放學后》用的全部是專業演員,包括幾個小孩,都是過去有表演經驗、有電影作品的,尤其是男主角的孩子,更是小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戲份重、責任大,好好作為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孩子,挑不起這個角色,會降低影片的質量,現場教一時也難以達到專業演員的水準,而且很麻煩,會耽誤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增加劇組的開支……
我在某一個白天,帶好好到了導演的面前,讓他目測。然后,又在一個晚上,跟導演有了一番長談,我給他講了竇好好的成長故事——
——這孩子一出生,我就給她取了個有寓意的名字,小名“好好”,大名“學兮”,連起來就是“好好學習”的諧音。“好好學習、天天晉級”正是晉級人包括晉級教育的客戶們耳熟能詳的口號;
——三歲,她就上了晉級托管,此后一直沒有上公立學校,就在晉級托管生活。除了接受晉級托管的教育,她也和老師們一樣,在傳播晉級托管的理念。從三歲起,她就在學校門口,給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發放晉級托管的宣傳單了;
——四歲,她就站上了晉級教育報告會的舞臺,跟別的孩子一起,為臺下兩千名家長孩子表演節目。個頭小,只能站在優先排邊上,動作并不標準,卻一絲不茍。
——五歲,她就跟著我到處開會,給加盟校作上門指導。全國各地的校長聽我講課,她在會場后方展臺處坐著,偶爾會給我端水,無數的加盟校長、晉級教育的意向客戶都認識這個孩子;
——六歲,她上了電視節目,春節期間代表晉級教育給觀眾拜年:“大家好!我叫竇學兮,今年六歲,我在晉級托管長大,我為晉級代言,祝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祝小朋友們新的一年里好好學習,天天晉級!”
——晉級教育的所有產品,除了晉級托管,還有野外大課堂、夏冬令營、好習慣特訓營、快樂學習動力營……她都是使用者、受益者;
——晉級教育拍攝這部電影,是一種公益性行為,也要兼顧晉級教育的利益,因為晉級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她是很多人的事業,甚至是幾代人的事業。這部電影不是為我的孩子量身打造的,我也無意于讓她進入影視表演行業,我在讓她往從事晉級事業的方向培養,當然將來她有她有自己的追求,我也會尊重;
……,……
幾個小時的交流,導演臉上的表情在融化,我們終于達成了一致。
5月19日的試機祭祀儀式上,劉一君導演面向全體劇組成員和晉級教育的核心團隊成員們,發表了一席講話:“有著濃郁的關愛孩子情結的我,遇到了一個同樣有著濃郁教育情懷、并且是把教育當做事業全身心來做的人,他是一位堪稱偉大的教育家……”
好好站在幾名專業的小演員中,規規矩矩地聆聽教誨,其實估計什么也沒聽懂。但是,從這一刻起,她在7歲這個年齡段里,因為一部電影,她的人生更加深刻地打上晉級事業的烙印,她必將肩負起更大程度更大范圍里為晉級品牌代言的責任。
誰讓她是竇昆老師的女兒呢?
(寫于2016年5月12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