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上輔導班SAT考試1530分、從行業小白做到400人+校區,這位二寶媽厲害了!
近期,網絡上的有個很火的話題,叫“學英語有用嗎?”。話題源自微博百萬大V的一條微博。該微博截圖如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學英語有用嗎”本身是個無需探討的話題,而該大V表達的核心更像是,絕大多數人學英語,付出和收獲是否成正比。
學樂英語上海楊浦中心的智慧之選人Cathy老師,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很特別:
她不否認很多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英文,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但這是因為英文學習方法的問題。大部分的爸媽,更舍得為孩子花錢,而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和研究,孩子應該怎么學英文才能事半功倍,寓教于樂。
其實,孩子的英語學習有”低成本的快樂”方式。而她口中所說的”低成本的快樂“方式,就是原版閱讀,其中包括:低年齡段的親子閱讀和高年齡段的自主閱讀。
Cathy老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本身是英文閱讀的推動者,每個月都會在自己的中心開展親子閱讀、二語習得等主題的講座。而她的兩個孩子,也都是英文閱讀的受益者。
尤其是她的大寶Sam,一直以來都是”別人家的孩子“,SAT考試1530分(滿分1600分),托福考試115分(滿分120分)。這是什么概念呢?這個成績申請美國排名前20的大學,肯定是夠格了。
要知道,現在1對1輔導SAT考試,每小時收費要2000塊錢,而整個輔導課10次上下來就是20000塊,再加上每次大幾千的考試費用。有的孩子為了拿到滿意的成績,足足刷了8次…
而Cathy老師家的大寶,自己備考2周,1次考試就拿到了1530分的成績!這也就不難理解Cathy老師所說的“低成本“了,真心很省錢啊~
有趣的是,每次學校邀請Cathy老師去講述對大寶的教育心得,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問她:你家孩子的英語是在哪家機構學的?
Cathy老師家的大寶,英語啟蒙是在加拿大完成的。學校班級里有圖書館,所以大寶從小就有英文閱讀的習慣。回國后,由于英文環境的缺乏,大寶的英語能力出現了下滑趨勢。
在國外的英語啟蒙,讓Cathy老師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語言潛能,而她也不想因為回國,孩子的英語學習就此出現斷層,于是她開始為兒子物色英語機構…
Cathy老師說,給兒子選機構大概是在10年前,那時候的幼兒英文培訓還比較干凈,不像現在這么魚龍混雜。
當時上海市場上有三家知名品牌,其中一家由于娛樂性太強而遭到pass,然后就剩下學樂和另外一家之間的綜合PK,學樂以擁有“英文原版圖書館”的優勢勝出。
她認為,英文原版書是培養孩子英文能力非常有力的工具,這個一定不能少。
事實上,大寶一路以來的英語表現,也說明了她選擇的正確性。大寶念的是公立學校,剛開始低年級的時候,結果并不是很明顯,但到了高年級,大寶的閱讀和寫作在同班級孩子中,就很突出了。
而且Cathy老師自己還承認當時選擇學樂,對課程體系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奔著原版圖書館來的。但是,自己和孩子很幸運,學樂的課程體系非常體系化,特別是在閱讀和寫字方面,給大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就是從發現大寶的英文能力越來越出色的時候開始,她萌生了自己辦一家學樂英語的校區,然后讓更多孩子受益的想法…
從消費者到智慧之選者的角色轉變,其實是不小的挑戰。Cathy老師起初以為辦校就是“招老師”、“招學生”的簡單事兒,到后來卻成了她口中的“無知者無畏”。
她進入教育行業前,是IT行業的高管,就職過很多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但從開始帶著滿腔的情懷踏進教育行業,到發現隔行如隔山,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來,心力憔悴。
辦好一個學校,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但是,她秉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用了2年多的時間,從沒有基礎做到400人+的校區!
從Cathy老師的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孩子的用心、對教育的初心。而正是這份用心和初心,她才會每個月在校區舉辦幼兒英語啟蒙講座,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家長,去相信閱讀的力量。
遺憾的是,400多個學員,有時候講座的參加人數只有兩三個…但也有家長聽過一遍講座,會來聽第二遍。
Cathy老師說,她會堅持講下去。她經常說:孩子的時間是寶貴,過去就不可能再來。能影響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家庭,孩子10歲前掌握英文這個工具,將來就再也不用吃英文學習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