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4歲男孩會2000個單詞!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教的?
近日,一個4歲小男孩言言,在網絡上大火,小小年紀已學會2000個單詞!憑實力登上微博熱搜,被央視新聞點名報道。
視頻里,4歲萌寶拿著一支筆站在白板前教英語,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
不少網友看完視頻后直呼:我學了這么多年英語?還不如一個寶寶呢!
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你家孩子現在在干啥呢?
所以,今天想和各位家長探討一下:如何提高我們的教育意識?到底怎樣做才能教好孩子英語?
首先,英語學習要足夠早!
過早接觸英語學習
對孩子來說是必要的嗎?
就好比幼兒看到蘋果,你教他說“蘋果”或“Apple”對孩子來說意義是一樣的,接受起來就像是媽媽叫孩子的小名和大名似的,并無多少差別。
而如果教一個從未學習過英語的成年人,你告訴他“Apple”這個單詞后,他大腦首先的反應是,這是蘋果,蘋果的英語單詞是“Apple”。
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用短的時間花少的精力學會一門外語,那么3-7歲的黃金時期千萬別錯過了。
就如該視頻的小學員Michael,今年四歲,學習想象力英語一年,便可閱讀Read-Along Books Grade 2+(相當于小學6年級水準)。他聽說讀寫樣樣精通,英文水平好得讓人吃驚,妥妥的小學霸一枚。
3-7歲是孩子語言學習黃金期
華盛頓大學腦科學家Kuhl教授研究發現:在孩子3-7歲的時候,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羅卡區”異常靈敏,這一時期學習的第二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終生不會遺忘。
而7歲以后,布羅卡區的敏感度會開始急速下降,二語習得變得更加困難。
從另一個維度來講,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太大壓力。而如果拖到8歲,讓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就會面臨著語文、數學等科目大兵壓境。
你仔細想想,留給孩子認真學習英語的時間,還能有多少?
真正的教育
拼的是父母的格局
早前,楊冪在參加一檔節目時曾爆料:她的女兒小糯米,很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平時一開口全是英語,3歲多就能用英語和媽媽打電話交流了。
相對于楊冪而言,李湘和王岳倫夫婦則是把王詩齡送到了北京某國際學校,聽說一年就要花20-25萬的學費,英文考試才能入學。李湘曾在微博上曬出女兒王詩齡用流利的英文講解數學題的視頻,王詩齡的英語水平可想而知!
而在知名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黃圣依的兒子安迪參加幼兒教育面試,用地道的英語對答如流,發音標準驚呆了老師。鄧莎帶著大麟子到黃圣依家做客,安迪還教大麟子英語,給大麟子講發音,難怪實力那么強。
其實,看重英語啟蒙早已不只是明星家庭才有的現象,調查顯示,80%的家長會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他們有長遠的眼界,可見,想讓寶寶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不輸在起跑線上,越早學結果越好,越早學壓力越小!
語言學習永遠沒有「過早」一說
語言學習永遠沒有「過早」一說。
但是,即使孩子的英語說得非常地道、非常標準了,還有來自文化、思維等方方面面的差異。
如果有可能,英語學習越早開始越好,但要想學好英語,不能只靠開始地早,還要選對好的教材、好的學習方法、好的老師、好的培訓體系——以及,持之以恒的堅持。
想輕松習得英語好的方法就是: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多用英語和寶寶交流,給寶寶創造一個雙語的語言環境!
美國想象力英語的“小外教”持續陪伴學習,更容易拉進教學雙方的心里距離,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系統圖片、視頻、錄音、游戲、互動觸摸等形式,把英語學習必備的知識如語音、聽力、詞匯、口語、閱讀、語法等內容趣味化呈現,讓孩子掌握各階段所需要的英語技能,并提升英語成績,塑造孩子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