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1個小舉動,卻讓學生成績提高4分之1,是哪種方法改變了孩子們?
近期,有關孩子睡覺時間應該達到幾小時的話題,在網絡引發討論。
有相關研究顯示,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標。
對此,政協委員陶凱元:缺覺成全國中小學生的問題,并指出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有調研發現,高達81%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與學業競爭相關。
積極的心理情緒會提高學習的效率,反之,則會對學習成績有所影響,其中,心理健康還與睡眠質量相關聯。
為何學生的睡眠如此重要?與學習成績有著怎樣的關聯?
01
高中生睡眠8小時以上學習成績較好
對此,人大代表在會議上表示,對于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的把控,是提高高質量教育的決策。
另外,有相關的研究論證
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研究與教育改進中心主任KylaWahlstrom曾經跟蹤調查了在明尼蘇達州、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的8所公立中學里就讀的9000多名學生。
結果發現,如果上課時間調整到早上8:35或者更晚,一個學期之后,學生們的數學、英語、科學和社會學成績普遍提高了1/4個等級。
之所以上課時間推遲會獲得這些好處,其關鍵是青少年確保了至少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而且,在歐洲,有很多的中學不會在上午9點上課,讓學生獲得更充足的睡眠。
02
學生睡眠不足影響學習效率
確保學生睡眠滿8小時,我們要認識到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小孩睡眠不足,影響的就是智力。如果睡眠不充足,學習效率會降低。還會使他們注意力不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知能力都會有影響。
有哪些原因影響著學生的睡眠質量?
有相關調查顯示,課業壓力成為影響孩子睡眠的首要因素,占67.3%,電視、手機,占27.1%。
在一次實地采訪中,記者分別問到孩子和家長,為什么睡眠會不足?
學生們說的大多都是,影響睡眠不充足是因為寫作業。
作業對孩子學習壓力的影響,在前幾年的《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學生寫家庭作業的平均時長為每天2.82小時,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遠高于其他的很多國家。
學生們的作業多,學習壓力,對他們的睡眠時間有著很大的影響。
如何讓孩子提高睡眠的質量?
01
適當的運動
家長和孩子適當的做親子運動或者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消耗孩子過多的精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但是需要提示的是,在孩子睡前不要劇烈運動,可以看繪本培養更好的睡眠習慣。
02
電子設備的使用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兒童醫院兒科系助理教授吉爾克賴頓博士建議,“睡覺前一小時應無電子時間”。
對電子設備使用時間的把控,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質量。
對兒童睡前屏幕時間與睡眠質量的研究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利亞·多恩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7~9歲兒童展開了睡前屏幕時間與睡眠質量情況的跟蹤調查。
結果顯示,參試兒童平均每晚睡眠8小時,平均5個晚上睡前使用過手機等屏幕設備。與大多數晚上使用過手機等屏幕設備的兒童相比,睡前不玩手機等設備的孩子每晚多睡23分鐘。
把控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給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時間和充分的睡眠時間,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更是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的關鍵。
睿丁英語專注青少兒英語閱讀與方法課,自主研發“語根拼讀”“語根知義”等專利課程,讓孩子“見詞能讀、讀詞能寫、見詞知義,看長相攻克語法關”,針對解決中小學生英語學習上的語音、詞義、語法、寫作難關。
同時,睿丁英語以“閱讀”為核心理念,結合16種閱讀技巧,讓孩子習得英語。目前睿丁英語300余家校區已遍布全國24個省市。